房地产的“预售”制度是否该取消?BOB半岛
栏目: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:2024-01-23 13:37:20

  BOB半岛北京章哥,房地产从业20年,通晓业内门道,我不做所谓的“专家”,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。

  印象中是2005年八月,央行的一份研究报告横空出世,内容就是“建议取消中国房地产销售中的预售制度”,立刻轰动了地产界。

  简单说一下当时的背景吧。那年的北京楼市是比较平稳的,至少到八月还没涨多少。可以参考典型的国美第一城BOB半岛,这小区是2005年初开盘的,均价5000出头儿,低于周边均价小1000块钱。

  问题来了,张老板为什么要卖的这么便宜,甚至让黄老板都无奈的说出了“我要像卖电器一样卖房子”?

  因为前年2003年虽然楼市有上升的趋势BOB半岛,国务院的“18号令”也把房地产定为了支柱产业。但毕竟之前有央行的“121号文”啊,从金融角度是对房价有所防范的。

  毕竟2001年温州炒房团就已经在上海兴风作浪了,上海房价也随即在之后几年开始是上涨,到2004年更是进入癫狂,也就引发了房价泡沫的争论,谢国忠等人的“论”一度占据主流。

  开发商当时也是分成好几派的,孙宏斌代表激进派,自从“莽山会议”定了战略之后,顺驰在全国开始攻城略地,战无不胜,创造了一连串的地王,销售额破百亿。而以王石为代表的自然是保守派了,认为至少是要稳妥BOB半岛,之后的行情和政策都要观察。

  甭管开发商怎么纠结吧,2004年已经是明确的“地产调控年”了。不仅有“831大限(71号令)”,还有自1998年之后的首次加息,更有国土部一连串对土地的打压政策,房地产投资大逆转,目的就是控制房价上涨,预防暴跌。

  但是,北京等城市的房价虽然被控制住了,但上海等民间投资火爆的城市仍然在上涨。于是2005年就又成了延续的“地产打压年”。“老国八条”把调控房价上升到了政治的高度,问责制登上历史舞台。“新国八条”干脆直接加税,“七部委联合令”更是让开发商瑟瑟发抖。于是乎,上海等地的楼市就崩了,普跌20-30%,众多炒房客血本无归,或者是炒成了房东。

  回到本文开头,央行建议取消预售制的报告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台的。出发点非常的好,就是为了减少房地产业的投资属性,至少是降低投机性,提升不良开发商的成本,不让他们利用建设部的“88号文”预售制度赚“金融”的钱。

  消息一出,所有开发商在三伏天里就全都是一身白毛儿汗呗。但当时开发商分成了N多个圈子,受影响最大的就是孙宏斌的顺驰等激进派,他们是利用金融杠杆扩张的最凶猛的。然后受影响大的还有那些地方小开发商,几百万甚至没钱都敢玩儿房地产的那种,全是用的银行的钱,空手套白狼。

  但是挺奇怪的,反对声最强烈的还不是这些开发商,而是“主流”们,也就是以华*万*为首的大佬,他们冲在了反对取消预售制的最前方。

  当时我猛的还没反应过来,觉得他们至于吗?后来我才明白,他们是上市公司啊,必须靠业绩来支撑股价,否则股东们能用吐沫淹死他们。虽然取消预售制对当时不激进的大开发商没有致命打击,但一旦销售额和利润减少,那对于大佬的领头羊地位是有致命打击的。

  所以就在2005年8月底,当时的建设部召开了一场研讨会,请来了央行报告小组和四大行,同时也召来了众多的主流开发商大佬,当面锣对面鼓的PK。

  我们公司当时接到通知时挺迷糊,看不出建设部到底向着哪头儿?想了半天的结论是:建设部应该是没有偏向的,毕竟控房价是国家战略,必须执行。但是,如果是这种PK模式,那咱们开发商必胜。

  因为银行的专家们对各种政策、数据和模型很熟悉,但开发商都是从残酷市场中拼杀出来的,实战水平超强。尤其是领头儿的那几位,说出的话甭管是否让百姓爱听,但吵架水平是不容置疑的。

  具体过程不谈了,略有敏感。直接说结果,据说是把央行做报告的怼的够呛,有几个小姑娘甚至被怼的当场大哭,委屈的梨花带雨的BOB半岛。

  当然,开发商只是其中一部分反对力量,更大的阻力来自于银行业内部,也就是其他的各大商行。毕竟预售制度能给商行们带来巨大的业务量和利润啊,如果取消,那任务怎么完成啊,国有资产如何增值啊?

  所以那场会开到最后,几乎成了央行一家在舌战群儒BOB半岛,但始终没占到上风。最后达成的默契就是,预售制对于促进房地产的健康发展是有帮助的,但必须加强监管。

  于是会后没几天,建设部就又发了文,预售制继续执行,但是要加强监管,严控炒房,更要控制房价过快上涨。

  此时是8月,之后就是秋天了,中国楼市第一次的“金九银十”登上了历史舞台。再之后2006-2007是什么楼市行情就不用我说了吧,经历过的都知道。

  不过到今天我也认为“预售制”是个不错的模式,对于活跃市场经济有相当大的作用。但是,重在监管啊……

  随便买房都能发财的年代过去了,只有选对房、避开坑,才能享受到资产升值红利!